习俗
渔岛的交通习俗,可说是离不开一条船,围绕一个“海”字。渔岛交通便利在于海,
交通阻隔也在海,取决于用于交通的船的大小与条件优劣等等。海上交通又免不了要与
风涛搏斗,舟船对于海岛人的性格也产生了巨大的冶铸作用。
渔岛交通习俗,不可避免地受到吴越古风的熏陶与影响。古吴越沿海地区,是中国
舟船的发源地,早在史前时期已通舟楫用以交通,即有“越人便于舟”之说。到春秋战
国时期,吴越沿海造船与海运已很发达,越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而吴民则素称“不
可一日废舟楫”。舟山列岛地处吴越海上交界处,对内可达长江、钱塘江,对外可通四海
大洋,周围岛屿之间又各自孤处,内外交通,唯有船楫行于海。《越绝书记地传》之“东
海”“外越”,应指东海岛上之越人。而舟山列岛地处东海外海,其岛上先民,乃是“东
海外越”人无疑。东海小岛上之“外越”,应是所有越人中最善于驾驶海浪的弄潮儿,也
是海上交通的强者。
2.渔民交通工具演变
渔岛先民交通,先是用独木舟,后随着造船业发展,船舶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