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人们生怕赶不上名额,哪怕排再长的队伍、赶再长的路途都争抢着要在今天之内报上名。
尽管袁肃和王磷同都预料到这件事会得到民间积极的响应,可按照第一天报名人数的规模来看,依然极大的超出了他们预料的范围。
当天晚上,袁肃在州府衙门召开会议,将之前委任的督练公所五部官员全部邀请到场。
也正是这次会议上,他与那位久负盛名的高顺初次见面。
不得不说,对方在走进前厅大门时就十分夺目,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脑后的辫子早就剪断,头发梳理成西方流行的四六分发型。比起其他七位仍然穿着中式服装的士绅子弟而言,这位高顺显然十分特立独行。
他不禁在心里纳闷起来:滦州民风并不开放,高建阳剪断了辫子还一副假洋鬼子的打扮,乡绅之间怎么会给出好口碑呢?莫不是高建阳的名声是王磷同故意吹出来的?
趁着王磷同低声向自己一一介绍进门的众人时,袁肃同样低声向王磷同询问道:“这位高建阳平日就这身打扮吗?”
王磷同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并非如此,说来奇怪,在下也是头一次见高建阳如此打扮。素日里他断辫蓄发已经让邻里习以为常了,不过洋人的物什倒是少见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