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报了名。正巧缺少一个音乐教师,她懂音律又会弹琴,很容易就得到了这个机会。
翌日,素弦起了个大早,独自前往城南小学报到。这所学校的前身是清代私塾,年代颇为久远,后来到了民国,新文化渐趋流行,这学堂的主事却严恪祖训,教授的仍是白话八股,渐渐的就衰败下来,剩下的学生大多来自穷家小户。
这里说是学堂,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四合院,建筑特色是典型明清民居的风格。那校长是一个蓄着胡须,戴着圆眼镜的中年人,一袭蓝灰色长衫,走起路来一板一眼,说话也比较严肃。与三位女学生见了面,简单言语了几句,便安排她们去班级里教学。
素弦走进教室,桌椅教具的布置与正规的学堂并没有太大区别。这里的孩子却参差不齐,坐在后排的几个男孩子看起来有十几岁了,个子似乎比她还高,而首排的小孩子坐在凳子上歪歪斜斜,一脸稚嫩,看起来还没有家庸大。
好在这些孩子们很好管教,她面相和善,说起话来也温婉好听,孩子们很快就认真地听起她讲课来。由于没有合适的教科书,她在黑板上先画了几行乐谱,然后就在风琴上弹奏起来,孩子们则是安静地聆听着。
她反复弹奏了几遍,孩子们听得熟了,她先唱一句,孩子们便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