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
唐代时,韩愈补佚其文,“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云云。
后世亦多有仿作,多以兰草自喻,有伤不逢时、怀才不遇等意。
按襄荷的理解,这就是一曲典型的封建文人抱怨发牢骚的曲子。可是,以她对谢兰衣的了解,他可一点也不像是这种人。
虽然目盲腿残,又有那样悲催的身份,但她丝毫感觉不到他心里的怨愤,顶多有些感慨和无奈,借琴曲排遣积郁这种事,怎么也不像是他会做出来的。
是以她瞪大了眼,惊讶地望着他,声音古怪地问道:“你……喜欢这曲子?”
谢兰衣似乎看到她的表情一般,轻声道:“不,我不喜。”
没有给襄荷继续发问的时间,他紧接着便道:“不过,父亲倒是很喜欢。”
脑海中仿佛一道霹雳划过,刹那间将一切照地分明,襄荷捂住嘴,半天才道:“你的父亲,襄……襄城县公?”
谢兰衣轻笑着点头。
“听母亲说,父亲素喜琴操,被囚后尤其好此道,整日弹琴,宫中无人不知。我出生那日,父亲正在抚这一曲《猗兰操》,母亲请他为我取名,他道‘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