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做的实在太好了,我本想帮忙完善一二,竟挑不出一点儿不足来。”
听他这么说,极其注重颜面的教书先生们面上都有了笑容,只是大多数人还摆出宠辱不惊的样子。像这种不知道该如何跟上官打交道,内里死板完全不知变通又除仁义道德外什么都不通的人,都是此次派来的主要人才。
他们越是这样诸葛恪越满意,“可惜咱们这边刚刚稳定下来,不能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住处。考虑到不好跟当地百姓的住宅分化太大,咱们暂时只能这样了。不过各位放心,你们的贡献我皆看在眼里,等上奏折的时候必将告知圣上。”
除孔德云外最年长的一个先生抚须说道:“哪里哪里,我等并不注重虚名,只求不枉为圣人弟子。”
艾玛,叫儒生就都成圣人弟子了,怪道老师常说他们百家派不广泛收徒呢。若这些人也能跟他算半个同门,诸葛恪得呕死。似看出诸葛恪的心思,孔德云无奈撇撇嘴,各家有各家的打算。
诸葛恪在书院里与先生们一起用午餐,期间不厌其烦地多次赞扬他们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做到心无旁骛教学,重点是一定要再接再厉。图名的告诉他们名留青史,要利的给画上几张饼,总之一顿饭下来几乎书院内所有先生都将诸葛恪引为知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