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此落脚,便和梁山诸人一般,总需要个合法的身份。这花街柳巷的,她总不会是……
方金芝掩口笑道:“如今汴京个桃花枝姐妹们,流行用吴语唱词唱曲子。”
潘小园寻思片刻,恍然大悟。原来圣女在此设馆开班,教授吴侬软语呢。
京城里的风尘女子,但凡高雅有追求些的,免不得来向她讨教一二。
这个“外教”职业,一则完美解释了她的外地身份和口音,二则给她迅速建立一个遍布京城的关系网,但有风吹草动,满城的青楼就是传播消息的最快途径。
不得不说,比点心铺有效率多了。潘小园又服又不服,精神胜利地想,谁让自己没个当教主的爹呢。
那位房客,据方金芝说,原先乃是驻扎在白矾楼里的高级交际花,不幸前一阵子白矾楼小小失火,恰烧了她的一部分居室,于是只好先来“外教”这里借住几日。
更让人吃惊的是……
“这位姐妹虽然还勿是教众,但也是深明大义、志同道合个,晓得阿拉身份。大家侪是朋友,见见无妨个——清儿,把李姑娘请进来吃杯茶。”
潘小园微微感动。方金芝果然诚意非凡,身边的人一一介绍出来,连丫环也叫出名字,连“准教众”都叫过来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