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帮老伙计打江山是多么的不容易。人不能忘本,不能不讲良心。
叔叔在青岛也有七八年时间了,居然到现在还是租着郊区的民房住,连在市区买套房子的心思都没有。
达子跟他提了,叔叔眼睛一瞪:“花那个糟心钱做什么。我在港镇起的房子还不够气派啊。”
他想到了许多听自己说起时似笑非笑的表情。那个小丫头片子眼皮子都不撩一下,笑容怎么看怎么像嘲讽:“是不错啊,当小别墅住着挺好。反正现在港镇人越来越少,清静。”
达子总觉得那不是好话。他自己也隐隐约约觉得,现在都说要城镇化,乡下的房子会越来越不值钱,除非碰上拆迁。
他走南闯北,拆迁也看了不少。不是所有地方的拆迁都是天上掉馅饼发大财的好事,一家的家底儿被端了个干净的也比比皆是。指望港镇碰上拆迁,然后一夜暴富,这事儿,也悬乎的很。
同伴捧了只哈密瓜进来,招呼他一起吃。达子谢过同伴的好意,一面漫不经心地吃着瓜,一面开始思索下一步该怎么办。出来闯荡这几年攒下的这十几万该用来做什么。
达子又拿出那本复印出来的《聪明的投资者》。
这是许多跟许宁的翻译作业。
许宁从义卖节时无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