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藏书,凡献书者,悉加优赐!再于朝官中选差二十人,调中书门下任职,专门负责对藏书校雠、刊正、抄写!假以时日,定能重振天下读书之风!”
柴荣说完,看了看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赵匡胤。“我知赵将军出身将门,自幼习武,骑马射箭,无一不精。但要造盛世,光有能战之军还远远不够。想当年,梁太祖朱全忠,唐庄宗李存勖,他们手下之军不可谓不强,却同样兵败身亡,灰飞烟灭。”赵匡胤听了,连连称是。柴荣笑了笑:“古人云,开卷有益。即使身为武将,也要读书。将军练兵空闲之时,不妨多翻翻这些书,定能有所裨益。”赵匡胤牢牢记住了柴荣的话。从此,赵匡胤常于军中手不释卷,潜心攻读。甚至听到谁藏有异书,不惜千金收买。甚至带兵打仗之时,也以车载书数千卷随军而行。
对柴荣而言,重建崇文馆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口,要全面扭转重武轻文的风气,还需要更大的动作。
五代以来,强权当道,武力为王,中原更是战乱的重灾区。恶劣的生存环境让文人士大夫纷纷南迁至相对安定的南方,而更多的读书人为保持自己的节操,则选择了隐居不仕。作为文官制度基础的科举,虽然并未明令废弃,但由于战乱不止,时常荒废。即使施行,科举考试也成为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