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制约而变化。
“搏之不得,名曰微”,是以显态可摸的实物,而对无形大道的反衬比喻。是说大道无形无象,无色无状,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不象显态的物品那样具有实体,可以拿到手上触摸,可以为人实用。
虽然大道微妙,搏执不得,但它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无物不包。天下万物,大至日月星辰,山川河谷,小至一草一木,一滴水,一粒沙,一只昆虫,以及生活日用的桩桩件件……,无不是大道所生,无不具有道性。只不过所含道性的质量与层次不同而已。
“形而上者谓之炁,形而下者谓之器”。大道造物,离不开精、气、神这“三元(源)”,离不开“一元四素”的象数理气。自然大道的本源就是太虚之体,充满了肉眼不可见的道性细微物质。其中混合着精、信、神、光、炁等多种高能量物质,但又处在无物无象的状态,故不可搏得。《太始经》曰:“昔两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xing道家所谓的自然之气。)蒙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混沌就是一种无极态,是一种具有质性而无形象的状态。故《易乾凿度》中说:“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
由混沌状态的无极态,经过太易、太初、太素、太始阶段,这种形成、演变的过程,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