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自知;将心思机智全用于外,只察别人的黑白长短。追名竞利,与人争是斗非;处世接物,用以巧智之心。这等外智的小聪明,皆是本性不明的后天智巧心,而绝非先天道性的大智慧。
先天智慧与后天智识,是一对阴阳,共存于人体性命中。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承。外露一分机智,内心即增添一分不纯;外用十分聪智,内必有十分凿丧。所以先辈教人,都是要求精神不可炫露,机智不可外用。应当抱朴还淳,少私寡欲,大智若愚,涵养道德。行之日久,本性自明,心德自悟,真知真智,自然显现。非但可以知人知己;天地万物,古今中外,何所不知。这就是“自知者明”的真义。
修道人若能虚静守笃,常返观内照,则性光具足,内道场坚固,自会内外照彻,古今自无障碍,宇宙自无间隔。在不见中可以无所不见,在不知中自有妙知,在真静泰定中,犹如明月当空,毫发可鉴,此即自性之慧明也。
人贵有自知之明。首先当知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为何来到人世间?怎样做一个有道德之人?怎样珍惜生命,使之健康长寿?这是人类共同关心的大课题。修身之道,不外乎性命二字。人要尽性了命,首先必须存心养性,以性领命,性命双修,方可保命全角。只要修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