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蓁也是类似的看法,水池之畔的一番交谈与诚王拉近了关系,她就更加不认为自己身在王府能有什么危险。
依着她想象,诚王那一句“日后再说”还不知要拖多久,却未想到,才过去一日,诚王便主动唤她过去了。
秋冬交替的时节,菊花早都开败了,花园子里面一片萧索。
诚王站在一条石子小径上等来杨蓁,周遭原本绿树茵茵的地方都仅剩下了光杆,显得敞敞亮亮,一望出去数十步内有没有人均可看得清楚,完全无需担忧隔墙有耳。
见诚王选在这地方说话,杨蓁就猜着他今日想说的会是些有分量的大事,心情便随之多了些亢奋。
诚王早已屏退了随从,等她来了便开门见山道:“我这一日来好好想过,你说得有理,一个人情愿为另一个人做事,确实不限于图谋获利或是迫于要挟。但是,也必定该有个能说得出的动机才是。不然你说说,你随意从市井拉来一个路人,纵然正巧碰上一个热心仁善的,便能确信他会尽心帮你做事么?”
杨蓁这一日也曾细想过,诚王本就是多疑的性子,怎可能指望他率先来开诚布公?别说对方是个生性多疑的皇亲贵胄,纵是对待个普通人,也没有指望自己诸多隐瞒、却要对方开诚布公的道理。
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