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其后铺垫之意,而这样的心内明镜般的清楚,不独大尚书有,其间不乏事佛者,此刻便缄口不语,只听他人高谈阔论。
“不过无稽之谈,大人毋需放在心间,”虞归尘轻叹,“每有天灾,总有人作言造语,无识而已,凤凰五年的元会,太史曾担心日蚀,大司徒当日的解释再好不过,圣人垂制,既不应以天象有变而废礼,也不该以此废事。国朝地域辽阔,各样灾害,时有发生,倘每一回都这般穿凿附会,那朝廷什么事也不要做了。”
众人失笑道:“大尚书此番妙言,来日朝会自能堵得住悠悠众口。”一旁顾曙只是微笑,待人声稀疏,座下忽又传来一句:
“下官有话要说,”说话的正是一平日里罕言稍显木讷的尚书郎杨守仁,众人以为他要接着此事再议,饶有兴味齐齐看向他,不知这有名的闷葫芦是突发了什么奇想。
“下官以为,仆射大人的量出为入虽大胆新奇,却就此摒弃了量入为出之优势,不是可取之道,哪有为了另一样好处,就不要原先好处的呢?”杨守仁一席话说完,脸便红了,众人一愣,原不知他这半日竟还在思想前面话头,可话一出口,不免替顾曙惊愕,不由把目光投向了顾曙。
顾曙却看向他,露出了笑:“守仁不妨直言。”成去非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