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还是要遵守命令为好。
崔瑛才在六安生活了一年多一点,但需要安顿的事情却不少:竹山村的农业改良是一块儿,县城里的私塾又是一块儿,还有抚孤院的经营之类的事情。
最终吕蒙正和崔瑛商定,抚孤院的事情由义母刘月英接手处理,私塾由吕蒙正的一个幕僚帮忙代教一阵,而农田则由陈柱子和王虎进行管理,双方书信往来借吕蒙正的官方驿站进行传递。
崔瑛利用春耕间歇,找工匠改装了一辆马车,将零碎事务安顿好,在暮春三月,跟着陈彭年踏上去京城路途。
“此去京城务必要谨言慎行,莫要学那些狂生作态。专心经义,若事有不谐可找你二叔公求助。”吕蒙正这些天花了不少功夫将自己还在汴梁的同窗、同年及亲族的性情与关系向崔瑛交待妥当。
“爹,别担心,从抚州到庐州孩儿都能一个人平安走到,这回还跟着世叔,不会有问题的。”崔瑛安慰道。
“圣功兄不用担心,我会照顾阿瑛的。”陈彭年在一旁安慰道:“到时让他住我那儿去 ,管保你年底到京时交给你个好好儿的阿瑛。”
“那就拜托永年了。”吕蒙正郑重一揖。
崔瑛见着吕蒙正满是担忧的眼神,鼻尖一酸,一撩衣襟双膝跪地叩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