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今河南洛阳市),平城被称为北京,但不是正式的建制。
    北魏大将高欢自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起兵,扶持北魏部分皇室成员北上建立东魏王朝,定都于邺,称上都,又以晋阳为下都。北齐代东魏而兴,都城之制一同东魏,仍以晋阳为陪都。
    隋朝定都大兴城,炀帝时迁都洛阳,称洛阳为东京,又称东都,以旧都为西京。
    唐朝定都长安,但仍很重视洛阳。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修建宫殿,高宗于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定洛阳为东都。女皇帝武则天因太原(今属山西)附近为她家乡,置为北都,后废。但太原是唐高祖起兵的根据地,不久又被置为北都。玄宗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玄宗以后几度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为中都。安史之乱后,玄宗逃至蜀郡(今四川成都市)避难,肃宗到过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因此,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分别作为陪都,而称长安为中京。上元初,由于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置为南都。不久,重新确定陪都,以洛阳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加上称为上都的首都长安,合称五都。
    唐代渤海国也实行五京制。在首都上京龙泉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