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去心头之患。成周建成后,周朝将商贵族集中到这里,并驻扎重兵监视商贵族,周成王自己也经常到这里居住。这一陪都的设置,对维护国家统一,征收各地贡赋具有重大意义。此后,一些王朝模仿西周的两京制,在首都之外另设陪都。陪都数目也不断增多,由两京制发展为三京制、四京制,最多达五六京制。
战国时燕国都城在蓟城,为了便于向南扩张,在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置下都。
东汉定都洛阳,称东京,以西汉的都城长安为西京。东汉皇帝姓刘,他们认为自己是西汉皇族刘氏的后代,常常到西京长安来祭祖和祭陵。由于开国皇帝刘秀是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东汉又以南阳为南都。
三国曹魏仍以洛阳为首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由于谯[qiao乔](今安徽亳州市)是魏国奠基人曹操的故乡,邺城是曹操在东汉末封魏王的地方,许昌为东汉末代皇帝献帝的都城,长安是西汉的旧都,同时升为陪都,与洛阳合称五都。
三国时,南方的吴国也有陪都。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吴国将都城从武昌(今湖北鄂州市)迁回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即以武昌为行都,倚为长江上游的军事重镇。
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