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迁都羊苴咩〔jumie居乜〕城(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南诏在全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等地。羊苴咩城周7.5公里,南北两面城墙,西以苍山为屏障,东据洱海之险。城内建筑物主要是南诏主的宫室和高官大将住宅。建有宏伟的五华楼,传说这座楼阁周长2.5公里,高30米,上面可居万人。以后大理(公元937—1253年)也定都于此,改称大理城。
第五章 首都之外的都城——陪都
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常常见到“陪都”两字。所谓陪都,指的是在首都之外另立的都城。有时候,陪都又称为行都、留都、别都。行都含有必要时朝廷前往暂驻之意,留都一般是在迁都之后对旧都的称呼,别都则是指首都之外的另一都城。陪都一般不设中央政府机构,并非全国政治中心。不过,历朝设立陪都,都有自己政治上的用意,也不都是虚设。
最早的陪都,要算西周初年设立的洛邑了。周武王灭商后,曾为如何安定东方而忧心忡忡。因为商朝灭亡以后,商贵族不甘心失败,发生过多次叛乱,而西周的首都丰镐偏在关中,离商人的主要分布区域尚有千余里之遥,有鞭长莫及之憾。后来,周公旦看中“居天下之中”便于控制东方的洛邑,将其建为陪都成周,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