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变得焦躁不已, 内中的学子无心治学, 单凭有心人稍加挑拨,便将一腔热血错付。
“周大人……”
窗外声声谴责入耳, 宋明桐咬了咬下唇,正要说些什么,这次春闱的主考官,自崖州回京赴任的周乐水却先掩上了她面前的窗, 淡淡训斥道——
“你既有志为相, 这种小场面该当习惯才是。已经放在火上烤的人, 明知救不了就别添乱。这不是赌气的时候,拿到权位才有资格说话。”
宋明桐闭目不语, 再开目时,眼底已隐去愤然之态。
“该如何做, 请前辈垂示。”
曾是徜徉山水的隐者, 对人间之纷扰反而看得比久溺名利之人更为分明,周大人闻言微叹, 道:“如今有心人操手,陆侯杀士子的污名难洗,这把火终于要从民间烧至官场了, 左相一党必会为此事添柴,而陛下不得不给民间与国学监士子一个交待。但反向而看,则说明幕后之人太过于在意陆侯,一旦左相表态,便说明他已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与陆侯的对垒上,此时却是你最好的夺权之机。”
“这又是为何?”
“因为太上皇绝不容一势独大,待陆侯落云端后,必会再寻一势与他们相抗衡,你需得在此时走入太上皇眉睫之前……此事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