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佛礼。
三位妇人一听芳年是灶下的管事,忙上前来行礼,各自介绍着。三人分别是朱氏,杨氏和李氏。
其中李氏是京郊人氏,朱氏和杨氏是随夫君逃难来的流民。
她们的衣服都是灰扑扑的,上面摞着大小不一的补丁。虽是破旧,却能蔽体,还算厚实。比起许多人要强一些,或许也是因为要进寺来帮灶,怎么着也不可能穿得破破烂烂。
朱氏和杨氏较为拘谨一些,李氏则胆大一些。她有心讨好巴结芳年,自然捡一些趣事说,说得最多的就是柳家。
柳家是商户,不光在城里有铺子,在城外县镇上都有米面铺子。
“方管事见过那柳家公子吗?我可是听说柳府有百美,可惜自从那傅家的小姐进了门,可怜那些姑娘,都被卖了。我们村里原有个姑娘,也进了柳府,啧…以前可没少往家里捎好东西…”
芳年进山几日,像过了几年一般,乍听人提起傅珍华,恍若隔世,不胜感慨。要不是今天听人提起,她都快要忘记这位堂姐了。
明觉见水已烧开,来请示芳年,今日下米多少。
李氏的眼珠子转了几下,忙道:“哎哟,方管事,最近人越来越多了,昨日下了三石米,都差点没够呢。”
芳年不欲在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