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决策好了,赵国生是个言出必行的行动派,第二天迫不及待的去了县城。
八零年,房地产业还没兴起,不够发达,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筒子楼式的工厂单位房,既狭窄又简陋,极不方便。
赵国生这半年多在县城混成了个脸熟,有不少热情爱帮助人的熟人张罗着介绍了不少急需卖掉的房子,十有八九都是三四层的筒子楼,一套房子大一点是两室一厅五六十个平方,其他的都是一间房子算一套房,非常拥挤。
这让习惯了后世买房标准三室一厅一百个平方左右的赵国生如何接受?
呵呵,哪怕让刘兰秀来看房,相信她也不会接受的,肯定会直接说,还不如他们农村里的房子,太狭窄了,挪不开脚。
许是有人知道赵国生家孩子多,明白赵国生为什么不满意,不是他们介绍的房子不好,而是他们家人口太多,住不下。
慢慢的,帮他打听房子的人的热情渐渐歇了许多。
买房子这种事情急不来,况且赵国生家又不急着买房居住,有合适的就买,没有合适的徐徐缓缓让人帮忙留意就是。
时间就这么不经意的滑过,在腊月二十一这天房子的事情有了眉目,水产供销社的老魏急急忙忙的找到了赵国生。
“老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