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们记住这些步骤,毕竟她月份大了,康乾太子余党又是无处不在,西陵滟是绝对不可能让她离开西兰城去上河村指导大家下细粉儿的。
    她这回也只是人西贺国百姓自由选择,就好比去年朝廷拨发的玉米和红薯,也是随大家去,想种就种,不想种也不勉强。
    至于谁能在今年这个冬季大赚第一桶金,就看谁的胆子够大了。
    毕竟,打粉这种事,是又累又最终收的粉面比较少,这些只看得到眼前利益的百姓,很少有人敢冒这个险。
    比如当初现代,出现磷化肥时,许多百姓都不信,老人更骂骂咧咧的说,往年上那么多大粪收成都不见多高,这一小袋东西,咋可能有这么好用?
    当初也是有人信,有人不信,信的果然高产了,不信的,就是错失很多利益。
    这个新物产推广更是如此,第一批人,第一年新食物推出,大家总会因为图新鲜,再贵也有人凑热闹买来尝试一下。
    特别是这些不缺钱的富贵人家,他们吃的不止是个新鲜,可能更是一种炫富的心态。
    反正,今年出的第一批粉面,朝廷已经给百姓定好了价格,一两银子一斤粉面,爱买不买,就这个价儿。
    朝廷也不能真这样一直付出,而不要一点收获,如此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