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留顿饭,我吩咐厨房做点清淡的吃食。”
苏夫人姓赵闺名唤做玉虹,未出阁的时候,因为貌美在京洛颇有些小名气。岁月似乎也垂怜这位美人,虽然四十开外,面容倒不见沧桑。
苏老爷也应和道:“曹先生别见外,我们这一家老小能健健康康,可都是曹先生的功劳。”
盛情难却,曹大夫也不客气,一口答应下来,又玩笑道:“能和未来的状元郎吃饭,老朽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
殿试还未举行,陶九思状元郎的身份,仿佛板上钉钉似的,倒让一向面皮薄的陶九思生出几分羞赧,忙作揖正色道:“明日才是殿试,晚辈能否被点状元还言之过早。”
苏清梦见陶九思一板一眼的和曹大夫解释起来,心想二哥什么都好,就是古板了些,正要打个圆场,曹大夫却不甚在意,还笑着赞道:“君子九思,二公子绝对对得起这个好名字。”
陶九思这个名字是老和尚起的,他其实并非苏家老爷苏文正的亲子,而是十二岁被收养在苏府的养子,和苏府上下没有半点血亲。好在苏家人善良,陶九思又是个争气懂事的好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看他比亲人还要亲上几分。
十二岁以前,陶九思跟着老和尚和师叔生活在安宁县城外的一座破庙里,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