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封凌,觉得就那么不是个滋味呢?
……
傅辛夷忙着开花铺,封凌更没闲着。
他刚荣升为翰林院编撰,事情就立马来了。
洪侍读和封凌一样过目不忘,完全知道要怎么给封凌布置事情。他下手半点不留余地,成堆的书册就压了下来:“历朝的实录编写,你需要查漏补缺。有问题暂无实证的部分在边上标注。”
封凌才应下这活,洪侍读就送来了新活:“你科举文章写得不错,下次经筵侍讲内容你安排着,就围绕你殿试说的那些延展讲讲。”
上个事情如果说是翰林院修撰该做的事情,那经筵这个事情就属于绝对的提拔。
正常来说,翰林院轮来轮去,还没能轮得到刚进来的封凌去给皇帝和臣子讲课。
翰林院一群人看向封凌的眼神颇为复杂。羡慕有,惊异有,敬佩有,幸灾乐祸也有。这事做好了是好事,做不好可是在皇帝面前当场翻车。
不是谁都能面对群臣侃侃而谈的,殿前失仪是大罪,稍有不慎状元郎就被埋没了。每三年出一个状元郎,最后状元郎混得还没探花郎好的比比皆是。
他们当然没想到封凌在经筵上侃侃而谈了很多年,对此完全无畏。
封凌头疼的还是实录编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