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讲真,不管怎么折腾,该需要花的时间是注定的,记忆力再好也没法偷懒,顶多就是处理起来速度稍快一点点。
好在他还算有一群帮手,能帮着他一块儿去处理这些问题。
就算他忙成这样,他也还记得傅辛夷的花铺马上要开了。
别人开新铺子,恨不得敲锣打鼓大肆宣传,让家家户户都知道有新铺开业。傅辛夷开店低调得不行,连日子都是临时敲定的。
“封大人,封大人。”骆康如今也在翰林院做事,朝着封凌喊着,有点头疼,“你看这里的数字是不是有点问题?怎么田亩数目两年内增加了那么多?”
本朝初二十四年到二十六年,从纳税的四百万顷田直接变成了纳税加开荒总计八百多万顷。
封凌上前看了眼,快速翻了下记忆:“没错。”
他笑了下:“永远不要小瞧老百姓的能力。只要有口饭吃,能安稳过日子。他们开荒所创造出的粮食,比你我能想象得多得多。”
骆康感叹:“就这田亩数,我家里头掌柜还和我说米价怕会涨,让我考虑囤粮。”
封凌为官近二十年,见证了米价的波动上涨。
“米价是会涨。不是因为良田多而涨,而是很多百姓没有那么多田可种。”封凌随口说了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