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也就是说,除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外,关中的唐朝十七个皇帝的陵墓都被温韬扫荡了。
    盗墓这件事,性质当然比较黑。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别具意义: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河南汲县人不准挖盗战国魏襄王古墓,发现了一堆写有文字的古竹简,当时朝廷非常重视这一发现,晋武帝司马炎命大臣荀勗、和峤对古竹简进行研究,最后整理出《竹书纪年》十三篇,上古三代和春秋战国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从此大白人间。而温韬盗掘唐天子陵墓后,使得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真迹有幸被后人目睹。但是,著名的《兰亭集序》是个例外,它是被温韬从李世民的昭陵里挖了出来,还是依旧埋藏在地下,至今仍是中国盗墓史、考古史和文化史上最大的谜团。
    千年来,繁衍不息,盗墓不止。自从有了这营生,一把“洛阳铲”纵横千里,直到现在这种铲子也不过时,足见古人在发明这种盗墓工具时费尽心机。当然,盗墓有多少年的历史,反盗墓就有多少年的历史。随着盗墓者手段越来越高超,反盗墓措施也越来越玄妙。总的来说,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