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又深入一丈,发现有青气升腾,望之如烧陶时的烟雾,直冲上空,经过飞鸟,闻之都中毒而落,盗墓者惊恐不已,再不敢深入。
关于毒气的来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墓主灵魂不散,以毒气诅咒毙杀盗墓者;有人认为是墓主在建造陵墓时设置了机关,比如为保存尸体不使之腐烂以及毒杀盗墓者,而大量应用水银,使水银这种极易挥发的剧毒物在墓中形成一个毒气层。此外,还有一点不能忽视,以唐朝皇帝为例,生前为求长生而多服丹药,有的更是死于丹药(如唐太宗、唐穆宗、唐武宗),另一些皇帝则死于宦官的毒药谋杀(如唐顺宗、唐宪宗、唐宣宗),而丹药成分多是有害矿物,毒药则更不用说,聚集在体内,慢慢地挥发,自然使墓穴充满毒气。
如果说火与毒借助了化学知识,那么墓室内暗藏弓弩,射杀盗墓者的办法,则完全来自于人为的力量。这种埋伏一般设在墓门之后,当有人开启,就会触碰机关,便有飞箭袭来。应该说,这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防盗墓手段,因为需要精密复杂的机械知识。此外,以流沙掩墓,形成沙层,也是一种办法。
《酉阳杂俎》中有不少唐朝第一手的盗墓秘闻,可以说还原了最真实的盗墓现场。古墓中的各种神秘的机关,读来令人毛骨悚然